制药洁净室车间清洁综合指南:符合欧盟GMP无菌产品生产新要求

随着欧盟GMP《无菌产品生产》(2023年8月25日生效)正式发布,制药企业面临实施全厂污染控制策略(CCS)的重大变革,要求明确所有关键控制点,以确保洁净室的洁净与无菌质量。为帮助企业深入了解洁净室清洁管理中的关键问题,本文从消毒剂管理、生产区清洁、设备清洁分类、环境监测、复杂系统清洁、清洁程序、材料管理、文件要求,到特殊应用如CAR-T生产区清洁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。

一、消毒剂管理
更换消毒剂供应商时,应遵循评估、商业审计、核查和变更控制四步法。尤其要通过验证确认消毒剂的抗菌效能,确保其满足生产需要,方可批准采购。

二、生产区清洁时间表
对于B级生产区域,生产周期超过一周时,需制定科学的清洁计划。生产结束后应立即清洁,针对生产周期长短,可能需执行不同程度的清洁,且人工干预后应即时清洁,保证周期清洁一致性。

三、设备清洁分类
依据设备生产周期及处理材料,区分主要清洁和次要清洁。主要清洁涵盖设备内外部,而小清洗则侧重设备内部。特殊设备需根据工艺特点制定个性化清洁方案。

四、环境监测
环境监测超标不一定是清洁缺陷,设计合理性、环境控制、人员活动、材料流动及外来颗粒等均影响监测结果。清洁措施需配合环境管理全面实施。

五、复杂系统的清洁
针对带壁装阀门及管道的发酵等复杂系统,清洁时需保证设备不贴墙,保持空间通畅。清洁策略应与天花板清洁一致,低于2米的无菌区域不建议每日清洁,高处管道需参照天花板清洁标准。

六、清洁程序
清洁先清除大颗粒,再使用适当清洁剂(如70%乙醇或异丙醇)。清洁必须先于消毒,并在清洁过程中考虑洁净室的压力差,确保有效。

七、材料管理
不同洁净区等级应使用相应清洁材料,A级/B级需使用无菌擦拭用品,C级/D级可用非无菌材料。严格按照制造商说明使用预湿一次性无菌抹布。

八、文件要求
清洁操作需完整记录,包括操作员和核查签名,非日常清洁记录需经质量保证及管理人员确认。材料转移SOP应明确清洁区材料类型、入口及转移流程、清洁消毒方法。

九、特殊应用:CAR-T生产设施清洁
关键操作室需每次操作后清洁,培养期长导致清洁频率高。辅助走廊根据使用强度调节清洁频率。无菌产品区一般建议每班结束清洁,并结合生产计划适时调整。

本指南旨在为制药洁净室车间提供全面、细致的清洁管理方案,确保符合最新法规要求,保障生产安全与产品质量,为制药行业洁净生产奠定坚实基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