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尘布的型号参数是衡量其性能和适用场景的关键,不同参数组合对应着不同的清洁能力和适用范围。理解这些参数,能帮助我们精准选择符合需求的产品。
一、基础型号构成要素
无尘布的型号通常由字母和数字组合而成,不同厂家的编码规则虽有差异,但核心参数往往包含以下信息:
- 材质类型:如 “P” 代表聚酯纤维(Polyester),“N” 代表锦纶(Nylon),“PN” 则表示混纺材质。
- 尺寸规格:部分型号中会体现尺寸,如 “1009” 可能对应 9 英寸 ×9 英寸(约 23cm×23cm),“1414” 代表 14 英寸 ×14 英寸(约 35cm×35cm)。
- 特殊功能:“S” 可能表示抗静电(Static-resistant),“L” 代表激光封边(Laser-sealed),“E” 表示经过特殊清洗(Extra clean)。
二、核心性能参数解析
- 材质与纤维规格
- 材质:聚酯纤维耐磨性强、化学稳定性好,适合工业场景;锦纶吸水性更优,常用于医疗领域。混纺材质则兼顾两者优势。
- 纤维直径:超细纤维(直径≤10μm)的无尘布吸附力更强,掉屑率低,适用于精密清洁;普通纤维(直径 10-20μm)成本较低,适合一般清洁。
- 克重与厚度
- 克重:通常以 g/㎡为单位,常见范围 30-80g/㎡。低克重(30-50g/㎡)的无尘布轻薄,适合表面除尘;高克重(60-80g/㎡)的更厚实,耐磨性好,可用于去除顽固污渍。
- 厚度:与克重正相关,厚布吸水性和耐用性更佳,但灵活性稍差,需根据清洁对象的形状选择。
- 洁净度等级
以 Class 等级划分,如 Class 10(十级)、Class 100(百级)、Class 1000(千级)等,等级数字越小,允许的颗粒物数量越少,洁净度越高。十级适用于半导体、航天等尖端领域,百级用于电子、光学行业,千级则适合普通工业清洁。
- 边缘处理方式
- 冷裁:成本低,但边缘易掉屑,适合低洁净场景。
- 热封边:通过高温密封边缘,掉屑少,适用于一般洁净需求。
- 激光封边:精度最高,几乎无掉屑,是高洁净场景的首选。
- 抗静电性能
表面电阻是关键指标,10⁶-10¹¹Ω 为抗静电范围,数值越低,抗静电效果越好。电子车间等静电敏感环境需选择高抗静电性能的无尘布,避免静电损坏元件。
三、参数与选型的关联
选择无尘布时,需结合具体场景匹配参数:清洁精密电子元件,优先选超细纤维、Class 100 及以上、激光封边、抗静电的型号;普通设备除尘,可选普通纤维、Class 1000、热封边的型号,平衡性能与成本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