洁净室及医疗环境表面清洁的六个关键阶段详解

日常表面清洁在洁净室、药房、医院、长期护理设施以及兽医诊所等环境中,对于防止污染扩散至关重要。通过系统的清洁流程,可以确保环境安全,减少交叉感染风险。表面清洁包含六个关键阶段,每个阶段都聚焦于实现高效、彻底的清洁效果,从而保障表面充分消毒并可随时使用。

一、预清洁

预清洁阶段旨在去除表面的松散碎屑和物质,是高效清洁的基础。操作员可以使用干净的一次性抹布(干抹布或预浸湿抹布)、喷洒剂或冲洗(水可选用去离子水或注射用水WFI)完成此步骤。此阶段目标是最大限度地清除松散污染物,为后续清洁做准备。

二、主清洁

主清洁是清除残留污垢、油脂和碎屑的核心环节。需要使用适宜的清洁剂搭配水(去离子水或WFI)以松动污染物。松动后,借助抹布或拖把将污染物彻底擦除,必要时可适当延长清洁剂作用时间。务必按照清洁剂制造商的说明进行操作,确保安全有效。

三、冲洗

此阶段通过使用干净水(去离子水、WFI)彻底冲洗前阶段松动的污染物,确保清洁剂和污物被完全清除。为防止水渍残留或缩短干燥时间,也可结合使用干净抹布擦拭或喷洒预饱和的异丙醇(IPA)辅助干燥。

四、消毒

消毒阶段通过物理加热或化学消毒剂的作用,在足够的时间内消灭细菌(包括革兰氏阳性及阴性菌)、病毒、孢子及其他微生物。了解具体的微生物污染类型对于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至关重要。严格按照消毒剂说明书操作,以确保消毒效果和安全。

五、最后冲洗

为了去除残留的消毒剂,必须进行最后冲洗。这一步骤采用清洁水(去离子水、WFI)、预浸异丙醇擦拭布或干净抹布喷洒。视消毒剂类型及表面材质,有时此步骤可省略,但建议严格遵守消毒剂制造商的指导。

六、干燥

最终,确保表面充分干燥是完成清洁流程的关键环节。最佳做法是自然风干,避免使用重复使用的抹布以免引起细菌繁殖和交叉感染。如需使用烘干布,必须保证一次性使用,特别是在存在污染风险的环境中。此时,表面应已被彻底清洁,绝大部分微生物被清除,达到理想的卫生标准。

Posted in 无尘布 and tagged , , , .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